厦门论坛
首页 > 生活 > 百态>这3种蔬菜有毒不能吃

这3种蔬菜有毒不能吃

这3种蔬菜有毒不能吃?别再被骗了!真正不能吃的是它

"以后再也不吃蘑菇了!含甲醛,吃了会得白血病!"

李叔认真的看完了一个所谓的"科学实验"测定,视频里的博主,用室内甲醛检测试剂盒测试食用菌甲醛含量,并声称实验结果发现含有大量甲醛。

这让他气愤不已,连忙把视频转发到了各大家族群,亲戚朋友们看完后也十分震惊,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

"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真令人堪忧啊!"

"连蘑菇都不能吃了吗?金针菇、海鲜菇无一幸免?那其他的蔬菜还能不能吃?"

"怎么连素菜都开始有猫腻了,前段时间才听说娃娃菜有甲醛,如今还有什么食材是安全的?"

......

网络上关于蔬菜有害的传言不在少数,甚至于很多都有理有据的列出了"证据",这让人看了很难不心惊,到底蘑菇还能不能吃了?

"甲醛菜"是真的吗?

甲醛是一种有无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气体,是目前已知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身体患癌的风险上升。那蔬菜内真的会添加甲醛吗?

答案是否定的。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钟凯对此进行了辟谣,在蔬菜上添加甲醛是国家相关法律明确禁止的,一旦添加就属于违法行为,商家会因此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即便是有不法商家在蔬菜上违规添加甲醛,其能残留的量也很低。因为甲醛本身是个易挥发的物质,在运输、储存以及烹饪时会挥发至空气内。且甲醛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吸入,日常少量的摄入甲醛不会诱发急性中毒。

另外,蔬菜在生物代谢的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一些内源性的甲醛,这些甲醛的含量极微少,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综上所述,"甲醛菜"只是极少的个别现象,不仅成本高还违法,日常正规场所购买蔬菜,不必过于担心。

这3种甲醛菜,菜贩子从来不吃?

关于甲醛菜的传言屡见不鲜,其中蘑菇、蒜薹和娃娃菜这3种是听得最多的,传言称这些蔬菜不仅有毒还致癌,这是真的吗?

1、蘑菇

蘑菇就是前文故事里网传视频中的主角,博主们纷纷用试剂盒在蘑菇上测量出了甲醛,这是否说明蘑菇不能吃了?

事实上,蘑菇等食用菌会根据自身环境变化而产生微量甲醛,除蘑菇外,一些其他的天然食物内也存在。食物所产生的内源性甲醛含量极少,且日常食用这些蔬菜前都会进行冲洗,甲醛又溶于水,很快就会被清洗掉,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威胁。

2、蒜薹

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视频内容为:很多工人全副武装不停将蒜薹尾部浸入到白色的液体后拎出堆放在一起,据说是在泡甲醛。事实是如此吗?

其实对蒜薹浸泡的白色液体是蒜薹保鲜剂,主要成分为咪鲜胺,可以抑制蒜薹储存期间的霉变、老化,在结合冷库储存后可让其储存期延长至8个月左右。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剂,其在常温下的半衰期约在10天,1个月后可降解90%。冷库储存在70天即可降解90%,如若经过8个月的储存,咪鲜胺的残留基本也都降解了,不用担心威胁健康。

3、娃娃菜

传言称,很多商家为了让娃娃菜卖相好看,储存时间更久,会浸泡甲醛后再售卖。

但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上文已经说道,蔬菜用甲醛违法,很少有商家会为此铤而走险。甲醛本身是个味道刺鼻的气体,想要达到防腐的目的,商家就得加大用量,但甲醛浓度一高,就很容易被人们闻出来。

要想防癌,真正要少吃的是这些

癌症的发生,确实与饮食不当有关,要想预防癌症,真正要少吃的是这些食物。

1、烧烤

烧烤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类致癌物苯并芘,并覆盖在食物表面或通过油烟吸入人体内。长期食用含有苯并芘的食物,会增加肠癌、胃癌、肺癌等的发生风险,因此要尽量少吃烧烤,或用锡纸来包裹食物。

2、霉变食物

霉变的食物中会产生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即便是小剂量慢性的接触,也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像剩菜、霉变的玉米、土炸的食用油等食物中,都可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发现食物发霉一定要及时扔掉。

3、咸鱼等腌制食物

中式咸鱼、咸菜等腌制食物,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物质,进入人体形成亚硝胺,会增加胃癌、肠癌的发生风险。

4、酒精

酒精也属于一类致癌物,当总有人认为小酒怡情,大酒才伤身,但其实酒精无论喝多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要尽早戒酒或少喝酒。

捆绑蔬菜的塑料袋虽然可能会含有甲醛,但一般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必过于担心,蔬菜上也可能会有少量甲醛,但在洗菜、烹饪的过程中挥发的都差不多了。平常要警惕真正的致癌食物,远离高危致癌物。

    本文来源: http://m.xmbbs.cn/article/70187.html
    上一篇: “放假7天 去赏花、去恋爱 ” 四川一高校发布通知
    下一篇: 返回列表